[學員分享] 由迷惘到嘗試:Eric的蛻變旅程
眼前的曾子鵬Eric,笑容溫和而略帶靦腆。在投身科技行業之前,他的人生軌跡與許多香港青年相似,喜歡獨自在咖啡店享受片刻寧靜,活躍於網絡社群,內心世界豐盛,卻對未來感到迷惘。
他雖然擁有多媒體副學士學位,卻僅從事著一份他形容為「枯燥且缺乏意義」的品質保證兼職工作。日復一日遵循說明書的機械式操作,讓他深感停滯不前。他渴望突破沉悶現狀,卻對未來感到不安。
對於一個正在尋求「安全感」的年輕人而言,Generation香港所提供的手動軟件測試職前培訓班,給予了他莫大的信心。長達十三週、朝九晚五的規律模式,提供了一種久違的穩定感與確定性。他相信,這將是一場嚴謹且系統性的蛻變之旅,讓他感到踏實。
重建自信:從表達恐懼到職場肯定
課程開始後,真正令他眼界大開的,是Generation香港獨有的行為技能及心態訓練(BSM)課堂。
「『摧毀舊我』,是課程中最令我震撼的概念。」Eric回憶道。作為一位有讀寫障礙(Dyslexia)的年輕人,溝通與表達一直是他內心深處最大的恐懼。他總是害怕自己表達不佳,或無法準確地傳達心中所想。
然而,課程並非將他塑造成演說家,而是賦予他一個更強大的心法:「有多少自信,就表達多少。」他學會了接納當下的自己,勇敢地表達。這份由內而外的轉變,比任何話術技巧都更為重要。
最直接的證明,體現在兩次模擬面試的表現上:他從初次的「缺乏組織,想到什麼便說什麼」,進步至能夠「條理分明,清晰地闡述每個步驟」。他亦學會了如何「學習」,懂得主動求助、反思提煉,將他人的知識真正轉化為自己的能力。
專業成就與共融肯定:職場上的高光時刻
畢業後,Eric 成功加入香港一間運動科技創新初創公司GOFA擔任軟件測試員。他迎來了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,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被看見。
在一次測試中,他發現了一個連資深開發者都忽略的底層程式缺陷。當藍牙耳機斷線時,竟會導致影片播放停滯。他笑著說,除了喜悅,更有一份深刻的「滿足感」。
他的上司 Issac 更在公開場合稱讚其溝通能力,並強調:「會視他為一名普通的員工去對待。」對於一位 SEN 青年而言,這份不帶標籤、純粹基於能力的信任與尊重,是他蛻變的最佳肯定,也證明了共融職場的真正價值。
重新定位人生座標
如今的 Eric 正在挑戰一項更艱鉅的任務:學習運用人工智能輔助編寫程式。他坦承這項挑戰十分困難,但此刻的他,已不再感到恐懼或選擇放棄。
「我會繼續嘗試,竭盡所能。」他淡然又堅定地說,這次,他不再懷疑自己。
從「恐懼」到「嘗試」;從尋找外部的「安全感」,到建立內在的「自信心」。Eric 的故事,正是 Generation 香港如何賦能年輕人力量的最佳寫照。
當被問及,若能對過去的自己說一段話,他沉思片刻,認真地回答:
「我知道你已經非常努力。不必過分在意他人的感受與目光,很多時候,那都只是自己給予自己的心理壓力。生命是你自己的,人生由你作主。所以,就盡情地發揮吧。」
這番話,是他獻給每一個曾在迷霧中徘徊的「過去的自己」的,最真誠、最有力的邀請。他的人生座標,由自己重新定位。
如欲了解更多有關手動軟件測試 (職前培訓班),請按此瀏覽更多
